1.10.10

『培育資優兒』家長講座系列之四:把握生理時鐘

『生理時鐘』和語言學習有微妙的關系。要學好外語,應從兩、三個月開始;要發揮語言天份,應接觸多種語言。東山語言中心,經六年長期研究及觀察,發現嬰兒首年成長環境,對語言發展,至為重要。

『生理時鐘』真的存在嗎?孩子什麼時候可以翻身,什麼時候出第一隻門牙,什麼時候能坐、能站立,能走路,什麼時候開聲,都受傳因子的『生理時鐘』控制。語言學習,並不例外。

語言細胞神經末稍,出生後出現爆炸性增長,八個月到達巔峰。由第九個月開始,剩餘的神經末稍,大幅被淘汰,學習新語音的能力,隨年齡而急劇下降。

首八個月的語言環境,決定孩子建立怎樣的『辨音系統』。單語環境,培養單語孩子;雙語家庭,培育雙語孩子。東山『資優兒培訓計劃』,培育三語或五語孩子。孩子接觸的語言種類愈多,對語言愈敏感、對學習愈有興趣,人愈聰明。

研究顯示,高收入、高教育家庭的孩子,由於父母長時間工作,很少時間和孩子嬉戲、談心,很少外出。孩子往往在嚴重缺乏和人溝通、缺乏語言刺激的環境下長大,語障情況普遍。2010年1月4日BBC報導,英國每六名孩子,便有一人有不同程度的語障。香港經濟繁榮,教育普及,男女平等,孩子的語障情況,和英國接近。

父母如雙雙有自已的事業,在上班的日子,必須為孩子安排每天的活動,確保孩子可以每天有機會外出,和人接觸;有豐富的語言環境,刺激腦細胞的連線,建立辨音系統,和龐大的語音資料庫。孩子如參加『資優兒培訓計劃』,更可同時學習多國語言,培養開朗性格,提升智商。語言障礙,預防勝於治療。治療費用昂貴,成效有限。

沒有留言: